“七彩地名 带你走进‘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勐腊地名故事—茶马古道

来源 :勐腊县民政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9-14

地名,既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易武的每个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叙说着人文情怀,寄托着乡愁记忆。为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勐腊县民政局开设“地名故事”专栏,讲述地名故事,营造勐腊地名文化良好氛围,让我们一同了解一个个充满历史印迹的地名,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以历史事件得名。汉语地名。古时候是茶商运送茶叶的主干道,故名。

位于勐腊县易武镇境内。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主要通道,全长535华里,普洱府向清朝廷上贡的女儿茶,也是从这条驿道运出。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重修茶马古道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土路铺成的青石板茶马古道,路面宽34尺,全长470华里。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人、财、物、信息、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加快了茶叶的集散,使易武成为内外交通运输的中心、茶叶生产、加工、储运的集散地。目前保留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有22段,总长11.612千米左右。整个茶马古道·勐腊段分为22个路段和4个单体保护单位。其中大园路段、同兴号路段、福元昌旧址路段、王少和旧居至公家大园路段、武庆街路段、小水井路段、东祥和旧址路段、同昌号路段、大天井至杨柳井路段、杨柳井小组路段、易平街部分路段和同兴号古茶社、同昌号古茶社、车顺号古茶社、王少和旧居都位于易武老街范围内,以大天井为中心分布。茶马古道系古时茶商运送茶叶等商贸的主干道之一,是普洱茶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是古时易武地区茶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