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关累镇: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谱写乡村振兴战略新篇章
来源 :勐腊县关累镇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5-09 11:06
关累镇辖5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981.06平方公里,世居傣族、哈尼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关累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一系列角度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把宣传月活动成效转化为感恩奋进、团结干事的强大动力,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组织引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关累镇把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动态化、常态化管理,统领其他工作共同开展。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外出观摩等时机,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民族团结思想、懂得民族政策、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层层传导压力,以抓好“团结奋斗、繁荣发展”主体创建工作;辅以机关、村组、学校、宗教场所、窗口服务行业等机构单位共同发力,搭起“连心桥”,共画“同心圆”,压紧压实了创建责任,做到创建工作有方案、有部署、有责任、有成效,创建工作全覆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关累镇采取“1+N”宣传模式,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民族政策宣讲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专题辅导、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民族民俗活动,充分发挥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作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广播、粘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全方位宣传民族政策,展示民族风情,增进民族共识。积极将民族团结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节,通过走访入户进行全方位宣传,做到创建氛围全覆盖,努力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二、全面推进民族团结精神家园建设
关累镇积极支持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充分挖掘民族特色资源,不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村规民约,吸收、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参选村两委会成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推动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了乡风民风转变,培育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做好困难群众服务工作,关心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跟进、定期回访,全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广泛开展民族歌舞、厨艺技艺培训,“好婆婆”“好儿媳”“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累计创建成功民族团结示范村24个,其中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7个,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7个,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关累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围绕创建主题,找准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社会治理、产业谋划等工作的结合点,突出关累特色,讲好关累故事,着力补齐创建短板,深入挖掘关累历史文化,切实丰富各项创建内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