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关于对政协勐腊县十四届二次会议 第5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勐腊政务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9-05 03:35


 

张祥来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提案收悉,提案强调了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必要性,内容很重要,建议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历史文化资源在对一个城市发展过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始终朝着以市场为导向、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差异化为特色、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方向发展。

一、李定国祠,1987122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管理等问题,加上自然灾害,房的瓦片大面积掉落,抬头可见天,柱子和穿条大部分被白蚁食蛀,现在成了危房,不能使用。201311月份,县政府责令城市建设部门对其进行拆除重建,现主体完工完,附属工程未交与我部门。待移交我部门后,我们将合理利用并建设:一是完善李定国祠附属工程;二是树立李定国将军塑像,利用墙体制作反映李定国将军在我县境内时的生产生活场景、汉文化的影响和与当地群众和睦相处的浮雕、雕像;三是建造小型展示厅,介绍李定国将军生平和展示当时的物件;四是遵循当地傣族人民习惯,每年大年初一进行祭祀活动,扩大其影响力;五是免费对外开放等等。

二、易武镇在我县茶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是我县为数不多的革命老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且有很高的文化、旅游等其他价值。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本历史文化,为此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逐级申报进行保护。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20037月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易武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立革命斗争纪念碑,每年清明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落水洞西双版纳州第一批19名党员入党宣誓点及麻栗树、曼乃等多个人民武装阻击国民党反动武装斗争革命战场遗址,2009年向州委宣传部提出申请,并已公布公示易武古镇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到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人数达111402006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在关帝庙原址仿照原来建筑风貌,修复建成了这个占地350.31平方米的茶文化博物馆,于20061030日正式开馆,馆藏文物364件,2017年参观人数13700余人。目前,在易武镇境内有201335日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勐腊段133处,19881116日公布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201276日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10个。为了能更好地发掘和打造文化特色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们将以易武镇茶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中心,进一步加大其保护传承、研究开发利用和宣传推介力度,着重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文化。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能给予重视、支持和帮助,共同打造建设属于我县特有的文化品牌。

三、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兼顾民族性、地域性、行业性和季节性,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人群中制定不同的品牌战略,循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建符合各种社区民性的文化品牌的模式。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我县经济的发展,我县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泼水广场和民族体育馆的建立更是让我县广大民族、民族文化、民族节日走向正规的舞台乃至国外,尤其是泼水广场的成立让我县多民族文化得以融合交流,已成公园式的民族广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边疆区位优势,发掘民族历史文化,扩大、丰富民族节日内涵,更进一步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四、广大的知青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的整治和经济基础建设有他们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今后,我们一是将以文艺演出为平台,以知青的热情为动力,大力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知青精神;二是收集知青时代产物,在勐腊县民族博物馆内增设弘扬知青精神和传承知青文化的展示区,大力开发知青文化旅游资源,带动知青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工作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我们一定尽职尽责,做好我县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勐腊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18719

 

         联系人及电话:熊登寿 13578127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