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勐腊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的通知
腊政办发〔2023〕26号
- 来源 :勐腊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3-09-25 11:44
- | 政策文件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农场社区管委会,县直有关单位:
《勐腊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9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勐腊县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打牢勐腊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强化农业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西双版纳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西政办发〔2022〕62号)文件要求,结合勐腊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坚持以绿色有机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设施装备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增收富民为目标,聚焦重点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加工业和服务业增值,走农业产业化和科技进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之路,不断提升勐腊县现代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在全州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促进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75亿元增加到263亿元(按年增速15%核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8:1以上。
1.粮食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小糯玉米及拇指玉米等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到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亿元。
2.茶叶产业。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古茶树资源,进一步强化监督监管名山名茶市场,持续改造提升茶叶初制所,不断扩大普洱茶市场影响力。到202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3万亩、产量稳定在0.85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44.35亿元增加到90亿元,力争全州领先地位。
3.蔬菜(含食用菌)产业。加快推进喷滴灌设施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高小包装蔬菜比重,建设成为全县冬季蔬菜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加强野生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栽培菌园区化发展,拓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利用。到2024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4.2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21.5万吨、6.99亿元分别增加到23万吨、7.45亿元。
4.水果产业。以柚子、火龙果、青枣、芒果等热带水果为重点,着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大力推广现代设施栽培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拣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全县中高端水果一流产区。到2024年,种植面积19.5万亩,产量31.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批发零售销售额11亿元。
5.坚果(核桃、澳洲坚果)产业。加快推进种植基地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初加工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坚果休闲食品和乳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实现产业从“小”到“大”到“强”转变。到2024年,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0.14万吨、0.15亿元分别增加到0.6万吨、1亿元。
6.咖啡产业。聚焦精品咖啡率,全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推进咖啡鲜果集中处理,大力开发多元化终端产品,积极建设精品咖啡庄园,加快扭转我县咖啡产业长期处于“原料供应商”的被动局面,建设成为全州精品咖啡产区之一。到2024年,全县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0.18万亩左右,精品咖啡率由2021年的0%提高到0.5%,咖啡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0.01万吨、0.89亿元分别增加到0.02万吨、0.9亿元。
7.中药材产业。围绕砂仁、石斛、生姜、薏仁等优势特色中药材,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着力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加快中药饮片和药食同源产品等开发,努力建设成为全州“傣药”、“南药”重要生产基地。到2024年,全县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9.8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0.91万吨、15.64亿元分别增加到1.08万吨、17亿元。
8.肉牛产业。加快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推进良种繁育推广能力提升、基础母牛扩群增量、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24年,全县牛出栏数、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23万头、0.14万吨、1.32亿元分别增加到1.25万头、0.15万吨、1.37亿元。(不含磨憨镇数据)
9.生猪产业。着力提升良种繁育能力,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提升屠宰加工能力,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品牌经营”的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到2024年,全县生猪出栏数和肉产量分别稳定在13.1万头、1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3.27亿元增加到4.09亿元。(不含磨憨镇数据)
10.渔业产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渔业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当地的优质渔业资源,提升渔产品的质量及综合效益。2024年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22万亩,确保全县渔业产量增长率保持在不低于10%的水平。水产品总产量从2021年的1.22万吨、产值3.1亿元,实现2024年达到1.42万吨、产值4.4亿元。
11.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综合效益。到2024年,乡村旅游品牌地住宿力争达到300家,餐饮力争达到670家。
12.天然橡胶产业。坚持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稳步推进胶园更新改造、生态胶园和特种胶园建设、采胶和加工工艺技术创新应用,巩固全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供给主力军地位。到2024年,全县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230万亩、18.5万吨以上,加工总产值由2021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亿元。
二、重点工程
(一)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
1.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坝区耕地,着力提升山区半山区耕地(园地)质量。力争到2024年,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0.5万亩、提质改造1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幅的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8,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6,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5。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2.2。
2.强化绿色发展引领。以勐腊南腊河流域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勐腊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州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粪肥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到2024年,推进粮食绿色高效栽培,改造提升4万亩精品粮食示范基地,建设28万亩粮食绿色生产基地。新增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2.68万亩、绿色有机认证果园面积0.53万亩、绿色食品认证澳洲坚果面积0.03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0.01万亩;累计每年新增优质饲草种植面积0.04万亩;每年“二品一标”认证任务数10个。
3.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装备,提升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高端设施装备水平。到2024年,在全县开展5万亩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建设1.5万亩拇指玉米绿色高效设施栽培基地。新建1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库、监督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数字农业”场景应用,形成高原特色农业“一张图”。
(二)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
1.做大产地初加工。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分类分级,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推进天然橡胶初加工设备升级和工艺技改,扩大轮胎专用胶、浓缩胶乳和高性能特种橡胶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小包装净菜加工。推进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提高优势特色“傣药”、“南药”加工能力。推进畜产品分级分割、生鲜速冻,提升集中屠宰规范化水平。到2024年,改造提升65个以上茶叶初制所,力争实现全县茶叶初制所全部规范达标。在柑橘、火龙果等果种主要产区新建中高端果品分选线1条,力争全县水果初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以上。
2.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到2024年,新建或改造提升1条柚子精深加工生产线。推进药食同源产品精深加工,累计新建中药饮片、颗粒等产品生产线1条。
(三)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
1.推动市场拓展畅通。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线上直销店,通过电商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销售产品,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建设勐腊县“菜篮子”基地,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到2024年全县新建仓储保鲜设施6座。
2.培育优特农业品牌。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名品名企参选等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推介,着力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到2024年,培育保护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3.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主动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新趋势、新需求,大力开展“云南人游西双版纳”活动,以城市周边、旅游环线的特色乡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游”、“周末游”,满足城市人群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素材,用好茶叶、水果、水稻等景观性产业资源,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到2024年,打造勐腊县茶文旅精品线路,争取易武镇培育1个精品茶叶庄园;争取3年认定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累计建成最美乡愁旅游地1个。
4.整合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区为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县、乡(镇)、村三级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抓好1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推进“一县一业”建设。到2024年,累计新建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
(四)紧扣科技赋能,育强主体
1.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十亿级、亿级销售收入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争创国家、省、州、县级示范社。到2024年,全县州级示范家庭农场由2021年的1家增加到3家左右;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由8家增加到14家左右;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6家增加到36家左右。
2.提升种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积极推进建设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区域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配合省厅、州局摸清资源底数,制定省级特色作物种子和畜禽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3.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健全州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重点围绕普洱茶精深加工、天然橡胶抗逆品种改良和良种培育技术创新、精品咖啡种植加工、中药材良种选育示范和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家畜高效养殖等特色饲草资源化,集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到2024年,全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三农”工作季度调度重要内容,建立县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组。各乡(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调度,亲自推动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二)完善投入机制。对已经出台的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对需要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县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引导鼓励组建相关重点产业基金。建立县级重点项目动态储备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予以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开展中央和省级、州级、县级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脱贫县要用好有关政策,确保涉农整合资金尽可能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三)优化用地保障。加强和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在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间作、轮作、套种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发展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发展林果业。
(四)加强督促考核。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县级有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加大工作督促指导力度。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乡镇为单位,定期通报各乡镇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
附件:重点工程清单
附件
重点工程清单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一、良田沃土强基工程 |
|||||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新建0.5万亩、提质改造0.2万亩 |
提质改造0.3万亩 |
提质改造0.5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二、绿色发展引领工程 |
|||||
2 |
云茶绿色有机发展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2.48万亩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0.1万亩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0.1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镇)人民政府 |
3 |
云果绿色有机发展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0.13万亩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0.2万亩 |
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0.2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4 |
澳洲坚果有机发展 |
每年新增有机认证面积0.01万亩 |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5 |
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 |
/ |
/ |
建设示范面积0.01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6 |
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建设 |
每年新增0.04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7 |
“二品一标”认证 |
每年“二品一标”认证任务数10个 |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三、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
||||||
8 |
粮食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 |
/ |
示范推广2万亩 |
示范推广3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9 |
傣族小拇指玉米绿色高效设施栽培基地 |
建设0.5万亩 |
建设0.5万亩 |
建设0.5万亩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0 |
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
新建1个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四、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 |
||||||
11 |
茶叶初制所规范达标 |
改造提升21个 |
改造提升21个 |
改造提升23个 |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2 |
中高端果品分选线建设 |
/ |
/ |
新建1条 |
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3 |
水果初加工产量 |
达到0.4万吨 |
达到0.4万吨 |
达到0.7万吨 |
县林业和草原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五、精深加工延链工程 |
||||||
14 |
柚子精深加工生产线 |
累计新建或改造1条 |
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15 |
道地药材产品精深加工 |
累计新建中药饮片、颗粒等产品生产线1条 |
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六、市场拓展畅通工程 |
||||||
16 |
仓储保鲜设施建设 |
累计新建6座 |
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各乡(镇)人民政府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容 |
责任单位 |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七、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
|||||
17 |
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保护 |
/ |
/ |
培育保护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八、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
|||||
18 |
精品茶叶庄园建设 |
累计培育1个 |
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易武镇人民政府 |
||
19 |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 |
争取3年打造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20 |
最美乡愁旅游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镇建设 |
累计建设最美乡愁旅游地1个
|
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九、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
|||||
21 |
云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集群 |
立足产业基础,通过集群布局项目实施进一步强化种植端和加工端。 |
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农垦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22 |
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和产业基地建设 |
累计新建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产业基地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
十、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程 |
|||||
23 |
农业市场主体培育 |
州级示范家庭农场由1家增加到3家、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由8 家增加到14家左右、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6家户增加到36家户左右 |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
勐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5日印发